碳纤维加固的技术要点
• 受弯加固时,纤维方向应与加固的受力方向一致;
• 受剪加固、抗震加固时,纤维方向宜与构件轴向垂直;
• 受弯加固和受剪加固时,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15;
• 采用封闭粘结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柱时,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0;
• 碳纤维加固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纤维的粘贴工艺,应由专业施工队伍负责施工。
东丽和台丽碳纤维布规格性能表:
产品型号 | LSS-200 | LSS-300 | ||
纤维类别 | 东丽 T70012K(Ⅰ级) |
台丽 TC3512K(Ⅱ级) |
东丽 T70012K(Ⅰ级) |
台丽 TC3512K(Ⅱ级) |
纤维方向 | 单向 | 单向 | 单向 | 单向 |
理论厚度(mm/层) | 0.111 | 0.111 | 0.167 | 0.167 |
抗拉强度(Mpa) | ≥3400 | ≥3000 | ≥3400 | ≥3000 |
弹性模量(Mpa) | ≥2.4×105 | ≥2.1×105 | ≥2.4×105 | ≥2.1×105 |
伸长率(%) | ≥1.7 | ≥1.5 | ≥1.7 | ≥1.5 |
幅宽(mm) | 100-1000 | 100-1000 | 100-1000 | 100-1000 |
长度(m/卷) | 100 | 100 | 100 | 100 |
弯曲强度(Mpa) | ≥700 | ≥600 | ≥700 | ≥600 |
层间剪切强度(Mpa) | ≥45 | ≥35 | ≥45 | ≥35 |
仰贴条件下纤维复合材与混 凝土的正拉粘结强度(Mpa) |
≥2.5 且混凝土内聚破坏 |
≥2.5 且混凝土内聚破坏 |
≥2.5 且混凝土内聚破坏 |
≥2.5 且混凝土内聚破坏 |
单位面积质量(g/m2) | ≤200 | ≤200 | ≤300 | ≤300 |
碳纤维的优点 • 自重轻,施工方便快捷,不增加结构荷载; • 强度高,能灵活地用于抗弯、封闭箍和抗剪加固; • 柔韧性好,不受结构(梁、柱、通风筒、管道、墙体 等)外形限制; • 耐久性佳,抗化学腐蚀和恶劣环境气候变化的能力强; • 抗高温、抗蠕变、抗磨蚀、抗震性能好; • 符合环境要求; • 适用范围广、混凝土构件、钢结构、木结构均可进行加固。 碳纤维的特征 • 比重为铁的五分之一; • 高强度为铁的10倍; • 不生锈,不腐蚀; • X线可透过,耐化学药品性,耐热性,极低温性。 碳纤维的应用 • 建筑物梁、柱、楼板结构补强; • 桥梁、桥墩、桥面结构补强; • 隧道、烟囱结构补强; • 海滩建筑物防腐补强。 |
采用碳纤维布的目的 • 提高承载能力 • 增加延性 (对于抗震结构,在加固设计中即增加延性) 碳纤维的加固效果 • 改善结构状态 (减少变形、降低原有结构应力、减少裂缝) • 改变结构体系 (墙、柱可变位,楼板不限条件开洞) 碳纤维布、钢筋应力—应变曲线图 ![]() |
一、工艺流程
卸荷→底层处理→涂底层树脂→找平施工面→粘贴碳纤维片材(碳纤维为导电材料,施工时应注意用电安全)→检验→表面保护、装饰。
二、步骤说明
1、卸荷
加固前应对所加固的构件尽可能卸荷。
2、底层处理
混凝土表层出现剥落、空鼓、腐蚀等现象的部位应凿除。裂缝部位首先进行封闭处理。用混凝土角磨机、砂纸等极具除去混凝土表面的浮浆、油污等杂质,构件表面打磨平整,凸起部位要磨平,转角处要打磨成圆弧状(R≥20mm)。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,并保持干燥。
3、涂底层树脂
将调配好后的底层树脂计量、搅拌均匀,根据实际气温决定用量并控制使用时间。将底层树脂均匀刷于混凝土表面,待胶固化后(固化时间视现场气温而定,以指触干燥为准),再进行下一工序。
4、找平施工面
构件表面凹陷部件应用找平胶填平,出现高度差的部位应用找平胶填补,尽量减少高度差;转角处也应用找平胶修补成圆弧状,半径不小于10mm。
5、粘贴
按设计要求的尺寸及层数裁剪碳纤维布,除非特殊要求,碳纤维布长度一般应在3m之内;将浸润树脂调配好,均匀涂抹于待粘贴的部位,在搭接、拐角等部位要多涂刷一些;粘贴碳纤维布并用罗拉滚反复滚压,去除气泡,并使浸润胶充分浸透碳纤维布,多层粘贴应重复上述步骤,等碳纤维布表面指触干燥方可进行下一层的粘贴; 碳纤维布沿纤维方向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mm,各层搭接位置应相互错开,碳纤维布端部固定用横向碳纤维或粘钢固定;
6、检验
碳纤维片材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质量,可用橡皮锤轻轻敲击或手指压碳纤维片材表面的方法,检查总有效粘结面积不应低于95%,当碳纤维布粘贴的空鼓面积不大于100cm2,可采用针管注胶的方法进行修补,当空鼓面积大于100cm2时,须将空鼓部位的碳纤维布切除,重新搭结等量的碳纤维布,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。
7、保护、装饰
施工结束24小时内防止受潮,注意保护,防止刮伤加固表面,平均气温20—25℃时,固化时间不得小于7天,平均气温10℃时,固化时间不得小于10天,固化后纤维表面应采取抹灰或喷防火涂料进行保护,也可适当进行装饰。